我沒有正式讀過經濟學,不屬於甚麼學派,沒跟過甚麼鬼佬教授學師,所以這個專欄的經濟學三字只是一個宣傳用的詞語,一個商業上令大家有興趣來看的,嘩眾取寵的名字,不是甚麼學術探究。我對學術也沒甚麼興趣,這是一個專欄,寫散文的。
為何是窮人經濟學呢?因為我出身就是貧窮,我公屋階層出身,自少想要的東西大部份都只能看完就算,我在學生時期沒錢去香港以外的地方旅遊,在 SARS 之後畢業,第一份工作薪金只有港幣 3500 元。我對於經濟的理解,並不是從書本而來,而是從草根的生活與經驗觀察出來,再透過書本去深究與驗證。
窮人讀書一般會變成書生,現代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,而有很大機會吃了社會主義的一套,然後跑去選議員當官員做 NGO 做學校反正就是間接吃稅金。但我幸或不幸地,作為一個香港人,我對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這種事情,多少會有些防範。所以同時我也看了很多社會主義國家失敗的例子,最終反而我變成了商人。
因為我的領悟是,市場的力量就是人性的力量,經濟是不可對抗的。貧窮的本質,就是欠缺選擇,就像被政府壓迫,有錢人可以選擇移民,可以選擇去留學讀書,可以選擇吃喝玩樂不問世事。但窮人沒有任何其他方法,窮人若要生存,就只有面對,不管他想或不想。窮人也許比有錢人更需要理解經濟,畢竟經濟問題對我們來說是可以致命的問題。
窮人的經濟不是發達的問題,是存亡的問題,經濟學可以是存亡問題。這就是我所說的窮人經濟學。比起談論該買賣甚麼股票期貨,我可能比較多機會告訴你,是時候該儲下口罩和罐頭米糧。
經濟不一定是講怎樣發大財,也可以是怎樣在短缺,蕭條,崩潰當中生存下來,為將來的危險做準備,怎樣避免犯下致命的錯誤,這些就是我談的經濟。